(文/班连青 图/刘丹) 11月18日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校庆日,在建校46周年之际,亚洲微电影学院邀请优秀校友、学校退休教授郭镛讲述学校办学初期老领导的奋斗精神。此次活动是学院“口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校史”新闻实践系列活动之一,以“看老照片,讲校史故事”的形式进行。
郭镛从工作经历、教育成果、对学校的贡献、精神品质等方面深入详细地讲述了在学校办学初期党委书记俸光顺、主持工作副院长安宝昌、主管后勤副院长段如海三位领导的感人故事。
郭镛讲到,这些老领导身上体现出了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,抓住机遇,迎头赶上,并且在克服困难中,不断提高办学质量”的宝贵精神,这种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。
此次“口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校史”新闻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历程的艰辛、不易以及老领导们无私奉献的精神,激励着同学们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,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。
【附】
创造条件,抓住机遇,迎头赶上
——郭镛教授讲述学校办学初期老领导的奋斗精神文字实录
各位同学:
大家好!欢迎大家来到“口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校史”新闻实践小讲堂,为了使你们能对学校发展历史有更清楚的认识,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校办学初期的几位老领导。
临沧教育学院成立于1984年4月。照片上3位时任领导(从左到右)分别是:第一位党委书记俸光顺,第二位主持工作副院长安宝昌,第三位主管后勤副院长段如海。
下面,我分别向大家介绍三位老领导。
一
俸光顺,1926年生,云南云县大寨忙蚌人。1946年考入西南联大(今云南师范大学)就读,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。1949年俸光顺加入地下党的外围组织——民主青年联盟。为保存革命力量,7月中旬,俸光顺等20多名学生受地下党的派遣回到云县开展武装斗争。回到云县后,俸光顺和部分“民青”盟员打入南区中小学,以教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斗争,俸光顺任南区分校教导员。
1950年初,大寨解放,俸光顺任大寨区政治指导员。当时土匪暴乱频多,为平息暴乱,俸光顺等深入发动群众,配合解放军驻云部队,给土匪张国柱等有力打击。同年10月,俸光顺调任云县中学(涌宝)校长,肩负起创建云县中学的重任。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上,为云县中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1952年9月,俸光顺调临沧中学任副校长、校长兼党委书记等职,把从旧政权接收过来的破烂不堪的临沧中学建设成为地区级、省级重点中学。文革初期,俸光顺受到冲击,文革后期,俸光顺重新担任了临沧地区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。由于工作业绩突出,1978年5月调任临沧地区教育局局长兼党组书记。其间,俸光顺拨乱反正,狠抓全区各类学校(特别是中小学)的教学质量,指导改善校园环境工作。与此同时,他利用到昆明开会和办事的一切机会,呼吁在1978年3月开办的临沧师专班的基础上,建设有独立建制的高等专科学校。
1984年4月9日,根据云南省教育发展战略布局和提升基础教育师资学历结构的需要,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临沧师专班基础上成立临沧教育学院。1984年11月28日,中共临沧地委任命58岁的俸光顺担任临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。办学初期,万事开头难,俸光顺带领筹建小组的同志跑机关,跑农户,耐心交流,促膝谈心,一件一件做好落实工作,边建设学校,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,开办初中数学、英语教师培训班。抓住时机,申报开办具有专科学历的脱产班,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,于1985年9月招收了二年制中文、数学两个专业,开启了成人学历教育进程。开学后,俸光顺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,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,安心学习,走进教室检查学生的自习情况,并且要求学生在下午两节课后,必须到学校阅览室看书,通过阅读课外书籍,拓展知识视野,改善知识结构。他亲自上两个班的《教育学》课,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,深入浅出地讲解教育理论,布置并认真批改作业,指导学生提升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,提高专业素养。
1988年11月6日,临沧发生了7.6级和7.2级(主震—余震型)大地震,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,俸光顺带领学校党委一班人组织师生搭建帐篷,共度难关,学校停课一周后,迅速恢复教学秩序,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。
热爱教育,勤敏一生,为边疆临沧的教育发展、经济繁荣、社会和谐培养人才,为建设家乡奉献一生,这就是俸光顺同志的真实写照。
1989年2月,俸光顺同志病逝,终年63岁。
俸光顺同志为临沧的教育奋斗了一生,真是一位值得怀念的好领导。
二
安宝昌,1935年生,云南省昆明市人,1957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,1957年10月至1961年先后在河北省天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、河北水利电力学院、河北水利学院任教,1962年在临沧师范学校任教、1962年至1973年在临沧地区文教科教研室工作、1974年至1978年在临沧地区师范学校任教,1978年至1984年在临沧师专班任教,1984年6月至1986年6月在临沧教育学院任教,1986年7月调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任教。曾任临沧地区师范学校副校长,1984年9月12日任临沧教育学院临时党支部书记,1984年11月30日任临沧教育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。
安宝昌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安定教育,热爱党的教育事业,在工作中勇于承担教学任务,积极钻研,努力提高,编写教材,教学效果突出,同时主动关心学生、帮助学生进步,于1985年4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高等院校优秀教师。
安宝昌老师专业功底扎实,大学毕业就分配到河北省大学任教。临沧师专班招收中文专业后,他承担《文学概论》和《外国文学》两门课的教学。临沧教育学院成立后,他担任主持工作副院长,做到行政管理、教学工作两不误,坚持上中文专业的《文学概论》课,主讲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《外国文学》课。安老师上《文学概论》课备课认真,熟悉教材,讲解条理清晰,深入浅出,风趣幽默,典故印证,学生非常愿意听他的课,接受他的教诲和启发,自觉到学校阅览室看书,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。特别感谢安老师的是,他根据成人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教学计划,八五级中文专业两年中,《古代文学》和《现当代文学》一直开6节课,这样的安排,十分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功底。用上我们《古代文学》课的唐惠民老师的话说:我终于得以系统地上完了从先秦文学到近代文学的文学课,而上我们《现(当)代文学》课的中文科主任徐思圣老师幽默地说:“安老师虽然调昆明工作了,但他的教育理念留在了临沧”。
安老师还要求学生到学校阅览室看书后,结合《文学概论》课的学习内容,进行文学作品赏析练习,然后交由他批阅,他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。一位好老师,引领了好学风,一位好领导,造就了好校风,一位好老师,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。
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好领导,好老师!
三
段如海,1931年生,云南省凤庆县人,专科学历。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,先后在临沧凤庆、大理州和大理师范学校工作,曾任大理师范学校校长。1984年4月临沧教育学院成立后,段如海由大理师范调临沧教育学院工作,1984年11月30日任临沧教育学院副院长。段如海怀着报效家乡的理念,不辞辛劳的开展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工作,从学校的选址开始,他带领筹建小组一行人,跑机关,跑基层,反复与群众交流,做农户的工作,获得当时临沧地区林产公司及临沧县人民政府和农户的理解、支持。林产公司整体出让,章戛、忙角的农户积极配合做好土地的转让工作,从拉第一根皮尺开始,艰苦细致的工作,赢得了当时临沧地区最大教学楼的建设启动,1986年初大楼竣工,学生进入新教室上课,结束了临沧教育学院学生在简陋的石棉瓦房内上课的历史。
良好的学校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,是莘莘学子安心求学发展的需要。学校初具规模后,段如海同志又加快了学校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,一张石桌,一条石凳,看似简单的设施,一小片树林,一小块草地,看似渺小,却为学子的求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。用段如海同志的话说:“学校终于有点样子了”。
三位老领导为学校的发展留下了一种宝贵精神,那就是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,创造条件,抓住机遇,迎头赶上,并且在克服困难中,不断提高办学质量。